! d6 `! U7 j2 F Y6 ^) [1 K 打从2007年起,同在维尔茨堡医院工作的施密特博士和生物学家卡恩米勒就开始做一种特别的临床研究,他们对癌症Ⅰ期的病人做一种出人意料的治疗:脂肪疗法。他们的实验是给病人用一种叫做生酮膳食的食谱。这种饮食几乎排除了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糖;而提供能量的都是高质量的植物油,比如大麻籽油和亚麻籽油,蛋白质是由大豆和动物产品提供的。 " S& R5 d& W& F: k $ J% k+ X' D. F2 A 1924年,德国诺贝尔奖得主沃伯格最先发表了他所观察到的快速生长肿瘤的普遍特征:不同于健康细胞是通过在线粒体中代谢糖而产生能量,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只能利用糖酵解的方式通过碳水化合物来给自己供能。这种在细胞质内进行糖酵解的方式是一种低效的产能方式。沃伯格认为这种代谢的开关是癌的主要原因。1 Y" l' _4 r, _; Z1 N
# `. f, i" g5 B6 F) {
有关这种理论的辩论现在叫做沃伯格效应,对于维尔茨堡的两个研究人员,不管这是引起癌的主要原因还是仅仅为代谢的副作用,都没有关系。他们相信的是这种效应可以用来开发一种治疗方法。这个理论很简单:如果绝大多数入侵性癌细胞是靠糖酵解来生长和分裂的话,那么将食物中的糖拿掉就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与此同时,正常的身体细胞却能够控制这种无糖的局面,可以靠脂肪酸分子中叫做酮体的成分产生能量。当我们吃含脂肪丰富的食物时,我们身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就是酮体。这似乎是减少绝大多数快速生长和入侵性癌症的一种办法。: v. [0 Z" E M5 B! L
9 c" }6 s( L5 n- f0 D4 M, M
在实验中,有5个病人坚持了下来,忍受了3个月的无碳水化合物饮食。结果是肯定的:这些病人还活着。他们的身体状况稳定并有所改进,肿瘤生长变缓、停止或缩小了。, y3 c F* u$ ~) _ e9 E4 Y
f: V" p+ b4 K O 还是有不少专家,比如波士顿学院的托马斯认为,这是一个显著的成果。托马斯一直在呼吁临床上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膳食抗癌,而且一直在试图将此项研究推向实验动物领域。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当给患癌的老鼠,包括患脑癌的老鼠喂食高脂肪膳食时,这些老鼠可以存活,特别是在给老鼠喂食也限制热量的膳食,抗癌效果更好。他说:临床的研究是相当有保证的,但是,由于缺乏大量对人的研究资料,要在医药界推广这种治疗方法还不是很现实。 ) E }# o) w* {0 C/ e) Y# I/ E. b' F# _1 o
神经肿瘤学家瑞格说:我们希望,而且有理由相信它管用。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都表明,这些肿瘤对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作出了很好的应答。而且,通常这些病人自己的身体会有反应。 6 j6 q3 P+ j1 V5 y. e- L1 p, _, y7 w. h$ E) @! E
发现了第一个人致癌基因的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研究所的生物学家罗伯特温伯格,曾经一直批评根据沃伯格效应所采取的治疗方法。而现在,他却让步了,在一封电子邮件中他承认,在动物模型中,肿瘤是受到生酮膳食影响的。特别是对那些没有治疗方法的病人,有理由继续进行癌症Ⅰ期的临床实验。温伯格说。: ~& H- S9 t& d" c& y$ ~4 N